[22/07][熟肉][Queen Bee]ハーレム・カルト 2 side HAREM[磁力/G8网盘][双语字幕]
如何选到自己需要的文件:
简日版的关键字是 CHS_JPN
文件名:[Queen Bee]ハーレム・カルト 2 side HAREM[1080P][x264_8bit][CHS_JPN](无补帧)
或
文件名:[Queen Bee]ハーレム・カルト 2 side HAREM[1080P60FPS][x264_8bit][CHS_JPN](补帧到60)
繁日版为CHT_JPN,文件名大致同上
文件后缀名:
.MP4 文件的字幕内嵌于视频 不需要特地安装指定字体即可享受最佳的字幕呈现效果
.MKV 文件的字幕外嵌 若未安装需要的字体文件 可能发生字幕显示效果不佳的情况
喜欢无补帧的请选择1080P文件夹中的文件
喜欢补帧到60的请选择1080P60FPS文件夹中的文件
## 原发布者的碎碎念
这一次就不公式化地把名单、文件说明之类的贴出来了,而主要是说明一下本组的“情况”。以下都是组长写的(~~与本组的观点无关~~
非盈利,这是肯定的。但不得不说还是会有不少人觉得字幕组欠了观众什么,这里不单只我们。在耗下时间精力的条件下,却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在当下这个时代应该算是非常“离谱”的了,可惜当下这个时代网络上重拳出击没有成本。
正式开始前,本组成员基本都是匿名的,甚至组内成员都不清楚其他成员,甚至连人数都不知道,而自然我会保护他们的隐私也不会说太多关于他们的事。
然后就是针对各种想教我们做事的,因为我个人特别讨厌这类。
其一是拿着各种“经典”的词夸夸其谈,比如大谈“业界”“时代”“里番”但不输出内容的。
虽然不知道是哪时兴起的热潮,但就算囊括表番在内也会有各种唱衰,新番不行、怀念旧番,或许真的是有部分人这样认为,但想必大部分只是复读。
因为讨论这个有个前置词——云看番,这个前置词潜移默化改变了太多人的看番习惯了,远到网友近到朋友,看了杂谈就算看过了甚至到看了新番导视就算看完了。而对里番,可能更多的是看到别人评价了,就跟着评价了,人云亦云是没有成本的。但其实这里有非常浓重的个人观点,因为我并不实际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多是少,只能是说从个人主观感觉上来觉得多吧。
而后,我个人的情况或许难以参考,因为我基本上至今所有的里番也没剩多少没看了。属于是终结话题了,但只是想说明下大可不必教我们,我们知道什么番不错什么番不讨好。也是因此非常讨厌不负责任的点评但只是复读观点或是直接不输出有效观点的。
但这样的情况估计会长久存在了,也因此我自己算是直接会过滤掉不负责的观点,而且或许对于真的热爱ACG文化的人来说,过滤信息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二是鄙视链,经典鄙视链。
新番和旧番的鄙视链就不再讨论了,表番、R15、R18之间也会出现微妙的鄙视链。
鄙视链本身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是饱含主观观点而非逻辑地将泛泛的类似品进行不负责任的一概论之,有意思的是这之间的没那么硬的联系。
对里番是剧情,对R15是剧情和涩情两种。因为当下里番趋势是以H场景为主,占比越来越大,前几年还能看到对里番的剧情挑刺的言论,近来全是谩骂也就看不到了,而R15呢因为我们恰巧本季度做了某R15番,算是更加不能理解,一开始像是开玩笑一样地说为什么不来正戏,然后经典复读,复读到风评都为之撼动,我个人算是不能理解,涩情成分不够后甚至连其剧情都随手否认,那对重前者的番是否又能挑后者不足呢,毕竟只要有心,连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不过其中逻辑过于复杂就只到这吧。
以及就算到近年,也不是全无剧情有趣的里番的。
其三是关于我们的制作工序。
但实际这里就会非常复杂了,我们肯定有没做好的地方,但基本直接挑的都是过于无脑的,至少至今为止还未从外界收到有关的比较重要的问题。要我们不超分补帧的不算。
然后就是关于我们的制作的详细说明了
拿到片源,进行超分、补帧,制作字幕,压制,发布。大致如此
超分、补帧是用的SVFI,基本参数拉满了,但确实当下技术有限,少部分番在超分就会变差,大部分番也不是那么适合补帧,但我们还是会这样做的。这部分所花费的时间稍长,若干小时,期间还得吃满显卡。
压制,我们压制主要是内嵌mp4的x264_8bit和内封mkv的x265_10bit。也是花费若干小时,后者时间、效果差异较大,甚至还可能得多花时间。这部分我们还非常不成熟,还需要摸索一段时间。而用的参数,x264主要是参考VCB的,如果您对压制过程的参数了解较多也欢迎给我们提意见。
发布,这部分就不展开说了,较为繁杂。
然后就是我个人熟悉的部分,字幕制作。
关于本组的成立,这里并不好提出来直接原因,因为这个直接原因的攻击性太强了。当然根本原因是热爱ACG。
我自己并没有相关经验,甚至是决定开始做的那一天才知道的Aegisub并下载使用的。
并且,我没有询问过其他字幕组有关过程之类的,所有的试错都是一步一步过来的。
因此,下面的或许参考性并不大,如果您想要加入其他字幕组,建议还是参考其他组的意见。甚至下面的部分解释可能有专门的名词但我也不清楚,工序也会有极大的出入。
### 时轴
*应该,应该多数组的时轴都是先卡头卡尾,然后再统一修正。*
1.时轴是需要卡在发音前后的,2.尾部一般需要留出稍长的空白,3.需要考虑到“关键帧”,因为字幕随关键帧到来而出现/结束会降低违和感,4.尽量避免“闪轴”,也就是两句话之间间隔多段则将前一句话的尾部拉到后一句话的头部,*5.需要考虑到字数多少而改变总体长短,*6.需要考虑到剧情发展而改变总体长短。
其中对于5/6我是会因其而改动较多轴的,但是对于一般制作过程或许不需要考虑在内
没错,本组作品的时轴没有统一处理,均是单独调整。
这样做非常不讨好,因为耗时明显提升的同时,感知不明显——但如果您有做字幕的愿想,请首先摒弃因感知不明显而放弃的尝试。
以及这样做需要理解剧情,或者方便后续修改,因为翻译工作基本是我做的,如果组员打的轴具体到哪句话需要怎样的修改也会进行修正的,而我自己打的轴也可能在后续处理效果时二次修改。
然后就是对操作的仔细说明。
发音前:比较简单,似乎其他组会将头部拉到发音前100-ms,但我们是卡住发音前
以及“发音前”,如果声优在一句话前有较短的“准备音“(体现在音频上是频谱非常低),那我们会将头部拉到这段准备音前,如果准备音较长则不进行这样的处理。
极少情况下会拉到关键帧,比如发音前离关键帧只有50ms不到。
发音后: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是预留200-600ms不等的空白。一般根据字数而变动预留时长。
如果发音后800ms内有关键帧,一般可以考虑拉到关键帧。
优先级更高的是前后句之间的避免闪轴,差不多也是800ms内就贴轴,但是有例外。
优先级最高的是剧情需要。简单的,例如前后句一句是心里想的一句是嘴上说的,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空白,则不会遵守避免闪轴;一般都是更复杂的情况,单纯的剧情到这里了,这里的轴就该长/短,而会作对应变更,其中也会因“如果这里的轴长/短了效果会更好”而变更。甚至会因此将两句话分为主次字幕而拉长轴。
我自己打轴耗费时间应该算得上非常久的,因为我途中也会听一遍台词改变轴的长短。而且有强迫症,算得上是很难很难漏听。
以及这里并没有说明重叠对话的处理,因为重叠对话我一般都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微调,属于是极度折磨了。
加之时轴并不是那么讨喜的活,肝得一腿的同时重复度太高太高了,请珍惜每一个打轴man。
### 翻译
此处囊括了校对过程。
基础的处理就略过了,因为我们组内并没有专门的“翻译”人员,绝大多数处理都是我完成的,比较习惯听译所以仅对“翻译”过程没什么感觉。
算得上比较特别的一点,我们的字幕都会将各种语气词都做出来,包括很多没有太多实义的词。
1. *尽量将原句所有的表意都传达出来
日语会有较多的虽然但是之类的,主要是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此类较多或许更好且更普遍的做法是忽视,因为其在中文里占字数的同时会有各种较为复杂的表意问题,但我们还是会尽量全部都表达出来
2. 尽量避免重复用词、句内的形近字、容易看错的字、谐音
唯一一个能想到的例外是“了了”,这个几乎普适到不会违和了,但大多数字在一句话里出现两次都会有点影响视觉效果,形近字同理
容易看错的字和谐音,属于比较刁钻的问题了,但我们察觉到的也会避免
3. *尽量保证字幕匀称
比如起始或末尾有过多的“一”看上去就会失衡
标点可能造成非常复杂的情况
4. *标点规范
中文与中文间一般间隔两个空格(两个空格是为了留余地,方便调整视觉效果)
英语与中文间隔一个空格,英语的逗号后接空格
全角标点后与中文一般间隔一个空格,例如“?”“!”“「”“」”,不然会有失衡
一般不用西文引号(“”),而用直角引号(「」)——较长的补充,双层直角引号太丑了直接忽略,适用于动画字幕的引号就是单层直角引号,主要是视觉上的讲究,而不是一味复刻日文,以及直角引号确实起源于日本,但在中国也有悠久历史,只是西文引号主导地位过高而已
在较短间隔时缩短一个空格,中文间由于本来是预留两个空格而有余地再减少一个空格,全角标点与中文间减少一个空格也会有视觉上能体现的优化差异
但是以上仅供参考,一来正常人不会纠结到这个地步,二来也不那么符合字体设计,只是个人对字幕样式的一点经验
5. *尽量根据原话确定中文字数、节奏、段数
比如原话是三段,我们一般就会处理成三段,为了视觉效果或字数要求可能会降低段数,但一般避免增加段数
对于能明显听到的音节在4个及以下时尽量会将中文也定为相应字数,能够听上去不那么违和,但在表意或字数需要时就不需遵从
节奏则是指包括语气、语句、逻辑、前后关系等在内的极为复杂的判断
比如这里有个转折的语气,则在字幕的对应位置尽量表达出来
原话表达的是虽然A但是B,那尽量中文也保持A在前B在后,但一般不是这么简单的处理,而是适合当前环境的字词该在什么位置也得判断一下进而修改,比如较常见的是他的性格A又B,则对应中文尽量也不要错位
存在极少数极其难符合这个逻辑的情况,但真的对应关系非常影响观看,能优化到什么地步就优化到什么地步吧
6. 避免脏字
虽然也是我自己本来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吐一个脏字/词,虽然我自己也感觉这样当做日常的要求绝大多数人都办不到,但我觉得作为字幕组还是得遵守的,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以及个人有强迫症,就算原话急需表达脏字,我也会规避的
7. 优先意译
这也是我觉得翻译有意思的所在,但这个牵扯的问题更多,这里只说下核心思想吧
首先最准确的表达永远是最长的,我个人更会将翻译这个过程的处理当做“减字”,或者是压缩
压缩分有损和无损,无损肯定是最优异的,但有损是有必要的,就像压制一样,总会有些像素是看不出来的或是对于人眼不重要的,这一点或许与前面几点“有出入”,但我们进行有损处理肯定就是在意译能够准确表意的前提下
实际肯定是优先无损处理,少数条件下会用有损去掉不那么重要的信息
再然后是对语句的大幅度处理,这一点操作极其极其复杂
比如部分词翻译进中文会达不到原话的表意,甚至原话的结构进中文会极其违和
甚至可能会为之将原本的语句间的逻辑关系都改掉,当然做了这么大牺牲,自然是需要得到的句子能够在表意优异到这些舍弃都是值得的
以上带*号的,不那么可供参考的个人观点
字幕样式相关的
中文我自己由于特别喜欢仓耳今楷,所以主要的基本都是用的这个
如果是双语,日语部分层设为0在下而中文分层设为1在上(部分字体基线较高)
我们另设有两类特效用样式,其中之一为黑体保证大多数情况下的使用
为了兼顾简繁不那么麻烦,我自己单独收集的百余个字体实际会使用的不多
颜色主要就是1c/3c/4c,其中1c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直接白色,4c基本就算深色的3c
而3c作为最主要的颜色抉择,可供选择的范围并不大
黑色:我们组不会考虑
黄色/绿色/天蓝色:亮色调当3c基本就是寄了
蓝色/深蓝色:优先深蓝,但个人也不是那么喜欢
橙色:可供选择的一个色调,但个人感觉比较奇怪
紫色:非常完美的一个色调,尤为适合催眠、多人、乱伦等稍重口的里番
棕色:可供选择的一个色调,但会显旧,可对部分比较清纯的番反倒比较适合
红色:比较优异的一个色调,特殊在于能选的范围较大,比较自由
粉红色:虽然会比较亮,但少女粉难道不可以吗!
其实以上更多的是涉及样式上的效果,关于翻译本质上的表意多是说个复杂变结束了,因为只能说出基本的逻辑,具体的实施就过于复杂了
关于特效,这里就不多阐述了,因为这个过程多是单纯折磨
我们是逐帧,甚至部分是逐像素处理的
这里可能并不能多论什么,因为这部分基本都是涉及实操,不过虽然过程中部分参数需要试到小数点后两位,但总体还是很有意思的
可能会专门做lua脚本以实现特效,这部分也是难以供参考的
以及我们做特效有时会直接覆盖掉原本文字,这也是难以供参考的
涉及到绘图的更是会相当复杂
这里只能大致说说,具体真的可以过度复杂
最少我需要磨6个小时,多数还是8个小时往上,如果需要处理的,可能会磨个几十小时
我个人听译比较快,多数用时还是在琢磨字句上
对里番的最基础用时杂七杂八算上也就是15小时,多是接近20小时
这样直接说数字或许会特别“敷衍”,因为好像现在展示什么作品都得在标题里写上耗时了,这些数字都变得无所谓了
虽然不知道其他组的用时,但我们是如此,无论如何,对20分钟的番处理若干小时都算得上复看几十遍了,字幕组真的会相当清楚相应的番,所以真的没必要随便教字幕组做事
由于不知道其他组的用时,如果我们用时过短可能就是我们热度不够吧,但估计我们的用时算得上非常长,加之我们就算摆烂,比如对PORO的番,也会至少保证准确度而减少我个人习惯的大量的润色,可能我们会直接不做某部番,但我们做的话还是会尽量做好
之后我们会每个月做几部简繁日字幕玩
没错,纯属个人兴趣,想试试而已,恰好这部番的原作我比较中意——即便是QB的番
但我们如果做真的相当喜欢的番,是不会做双语字幕的。因为至少现在的尝试得出的结论是双语字幕不适合我们组,不利于很多我们喜欢的处理
另一方面就是我自己的吐槽了,多个日语又挡视野又影响视觉效果(中文和日语长度差距过大会非常违和),而对于双语所带来的实质意义,也就是交流学习,我自己都觉得我有些翻译不适合交流学习。再加之耗时再次大幅增加(因为非常离谱的,我没打过日语,甚至输入法都是专门下回了谷歌,完全不习惯还在慢慢熟悉)
总之今后双语字幕至少我会直接当成~~装样子~~,会在mkv中封装日语、简中、繁中字幕
以上其实很多都没有深究,当然更多的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甚至非常多都是比较刁钻的个人要求
当然了,也会作为后续我们对新组员的要求
以及其实我自己做字幕时会~~找乐子~~,部分词会故意翻得浓度过高,因为做字幕这个折磨的过程很难不找点有意思的做
为什么会碎碎念这么多呢,因为QB的番估计没几个人会在意吧
如果您也有做字幕的愿想,请务必也抱着类似的执着,因为这个过程真的有太多别人看不到的自己跟自己的斗智斗勇
甚至吃饭睡觉都会心心念念着哪里还可以优化用词,哪里怎样翻会更有意思
但最终呈现的就像动画本身一样,只有20分钟,虽然动画公司肯定无论成本、用时、技术也都是字幕组无法与之比较的,但字幕组是无盈利组织啊
以及对有深意、有趣的台词,能够将其译成自己能想到的完美的句子,真的还是非常享受的